矢志不移李尚隐

发布于:2022-11-10

御史,是古代监察官,负责监督百官,反贪纠错。唐人李尚隐(666-740年),曾三度进御史台任职,担任过左台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御史中丞、御史大夫。作为监察官,李尚隐清正刚直,处事明断,推案妥当,不畏强权,不徇私情,被时人所推重,称其为良吏。

唐中宗景龙年间,中书侍郎、检校吏部侍郎崔湜与吏部侍郎郑愔主持典选官员,不按规则办事,向权贵倾斜,搞权钱交易,使选拔显失公正,百官愤愤不平。崔湜出身豪门贵族,才貌出众,人品不佳。当时才女上官婉儿专秉内政,崔湜与她私下“拍拖”,又与安乐公主走近。凭借两位女士力荐,崔湜得以入阁拜相,权倾一时。对于崔湜徇私舞弊,朝臣大都敢怒不敢言。而李尚隐与另一位御史李怀让不顾个人安危,在殿廷挺身而出,直接向中宗弹劾崔湜。因为证据确凿,中宗只好将崔湜贬为江州司马,因上官婉儿、安乐公主说情,改贬为襄州刺史。

睦州刺史冯昭泰,出于个人恩怨,诬告桐庐县令李师等二百多人,称他们是妖逆,奏请严办。朝廷下诏让御史调查核实,诸御史忌惮冯昭泰性格刚愎,怕他不好惹,都以病推托。李尚隐感叹:“怎么能让好人冤枉受罚而不给他们清白呢!”于是他主动请求出差,最终查明真相,为李师等人洗刷冤情,使他们免遭厄运。

不放过一个坏人,也不冤枉一个好人,李尚隐就是这么做的。然而,同样是御史,有人却以权谋私。唐玄宗时期,有一个叫王旭的侍御史,为人严厉苛刻,每每奉命办案,总会顺手牵羊,敲一敲竹杠。时任剑南县令纪某,被揭发有贪腐行为,王旭奉命前往核查。一到蜀地,王旭立即收审纪某,见人家妻子漂亮,竟然将她强暴,并奏请处决纪某;结案之后,王旭把纪某的家财,包括他所贪来的赃款数十万全部据为己有。纪某弟弟纪希虬,是宋王李宪的下属,为了替兄长报仇,他让一个忠实的家奴冒充衙役受雇于御史台,侍奉王旭好几个月。王旭赏识他,把他召人私宅中,把心腹要事托付给他。于是王旭平素接受贿赂请托之类事情,被这个家奴--记录下来。纪希虬得到一手材料,连夜去见李宪,揭露王旭恶行,哭诉兄长不幸。李宪深表同情,翌日上奏朝廷。

碰巧,御史中氶李尚隐奉命办理王旭案。李尚隐排除一切阻力,不因王旭为同僚而包庇他,而是顺藤摸瓜,把问题查得一清二楚。王旭所获赃款赃物不计其数,其罪行曝光之后,满朝文武无不为之震惊,原来御史之中竟有如此败类,借反贪之名行贪腐之实,实在辱没御史身份。执法犯法,岂为法理所容?御史败类王旭被逐出御史台,贬为龙平县尉,不久死去。

此后,李尚隐转任兵部侍郎,又多次出任地方官,最后成为御史台最高长官——御史大夫。时逢开元盛世,仓廪充裕,国泰民安。然而,即便天下富足,也满足不了某些官吏的贪欲。当时主管钱粮的司农卿陈思问,把许多奸佞小人招为自己的属吏,他们串通一气,隐瞒钱谷数量,从而中饱私囊。起初只是轻度“薅羊毛”,日后放开手脚“捞”,以至于露出了马脚。李尚隐负责按问,一举查出一窝“硕鼠”,为国家追回大量财物。陈思问被革职查办,流放到岭南。

有唐一代,李尚隐堪称御史中的佼佼者。他敢作敢为,善作善为,所办案件都能依法判决,从未出现差错或冤情。他一向廉洁自律,从不谋取私利,曾任广州都督兼五府经略史,离任之际,有人以衣袖携金相送,他婉言谢绝道: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我生来不恋财物,并不是害怕‘四知’(天知地知你知我知)。”正是基于这非凡的节操与定力,他在离任时“挥手一别不带走一丝钱财”,却在历史的天空留下清白美名。

 

(原载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2017年7月3日)